武汉大学数字文化遗产研究中心
Tel : 027-68778859
数字敦煌莫高窟

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古代丝绸之路上,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。整个开凿过程持续了上千年,用壁画和彩塑的形式记录了十余个朝代的宗教文化,及从侧面反映出来的政治、经济等信息,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。然而经过数千年的来自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意无意的破坏,造成了莫高窟的严重损害。数字文化遗产技术是保护文化遗产最长久有效的方法。

本团队采用机载LiDAR进行大范围三维扫描,并用地面激光和工业激光扫描仪对崖壁、洞窟内部进行精细重建,结合自主研发的激光扫描模型纹理贴图软件Modelpainter,重建高精度三维石窟和塑像模型。

莫高窟崖壁总长度1.8公里,分为南北两个区,南区1公里,北区约0.8公里。由于单站地面激光扫描点云的覆盖面太少,难以实现尺度差异较大的机载和地面激光点云之间的配准,因此,机载和地面数据的配准由两个步骤完成。一是利用第三方软件实现大规模地面激光的配准;二是利用整体配准后的与机载LiDAR点云数据配准。


机载激光和地面激光扫描点云配准

将机载与地面激光点云配准后,再进行滤波、构网、修补、纹理贴图等处理后,即可建立莫高窟周边地形地貌等地理环境模型。利用固定基线摄影测量方法重建九层楼古建筑,并与地理环境结合,最终得到莫高窟外景模型。



集成多种数据源建立的莫高窟外景模型

其间,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,根据不同的数据源及其应用设计不同的策略,攻克了如何利用大数据量点云建模,设计了一个同时考虑精度和效率的工作流程,包括三个步骤:构建三角网,网格处理和纹理映像。

(1)构建三角网。对于高精度高密度离散的点云数据,本团队采用基于球面投影的三维Delaunay的三角构网算法进行三角构网处理。与三维空间的三角构网算法相比,该算法既简便又快速。在球面三角构网完成之后,数据可以投射到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真实位置,基于此,可以很快地构建出真实位置的三角网。


(a)第158洞窟一部分雕塑的三角网,(b)相应的纹理模型

(2)格网处理。在三角测量完成以后,需要对格网对象进行平滑处理。有两种平滑处理方法,分别是特征保留的平滑处理和整体平滑处理。

(3)纹理映射。利用自主研发的ModelPainter软件来处理莫高窟的大量纹理贴图,特别是不规则的和复杂的纹理对象。该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:1)在模型和纹理之间进行几何配准;2)基于网格面片进行纹理映射;3)精炼映射控制点;4)调整纹理颜色。


(a)纹理图像,(b)相应的模型,(c)纹理贴图后的模型,(d)调整后的最终模型


第285窟纹理重建结果


敦煌莫高窟外景数字化模型